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非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7月15-16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成功举办。
今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十周年。为加强非遗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储备,本次学术研讨会回顾和总结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产学研教育转型、新文科建设等话题,展望高校非遗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术进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非遗课程教师与会,汇报、交流各地各校的非遗学科建设经验。
第一场主题发言对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经验进行总结,由中山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宋俊华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杨利慧回顾多年来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的探索历程,总结各时期高校开展非遗学科建设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林继富基于本校教育特色,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为非遗学科建设提出前瞻性建议。天津大学副教授耿涵、晋中学院教授钱永平分别汇报了天津大学和晋中学院的非遗学科建设情况,为地方高校结合地方非遗特色和师资队伍,打造非遗特色专业提出深刻思考。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表示,非遗学科建设应当吸纳多学科知识体系,并嵌入非遗学科的类型和特征。
第二场主题发言围绕高校非遗学科的学术进路展开,由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主持。山东大学教授王加华从目的内容、方式途径与效果评判三个方面,阐释了对高校非遗教育的理解和观点,建议建立非遗学科效果评价体系,不断适应非遗保护实践需求。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高莉通过对青海省非遗资源与地方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相结合的考察,认为高校非遗学科建设需要结合地方非遗保护特点,建立起多主体合作的产学研教育体系。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赵罡结合本校教育实践,认为非遗学科建设需要跟随非遗传承和创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回应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需求。宋俊华教授通过梳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和发展历程,谈论中山大学非遗学科建设的学科交叉特色与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选择。
第三场主题发言由杨利慧教授主持,各高校教师对未来中国非遗学科建设提出展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认为,非遗研究是作为“开放的学术事业和凝聚的学科”,应当围绕这两个建设目标,以开放的学术眼光和视野,凝聚社会各界和各学科的优势,加强非遗学科建设。高小康教授同样认为,非遗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践性强的文化事象,其学科建设离不开各学科的合作与融合。榆林学院教授贺智利、广州新华学院副教授李铭健分别讨论了非遗学科建设和地方高校特色教育的共生关系,非遗保护多学科融合既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多层次、跨学科培养,也为不同专业的师资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四场主题发言由钱永平教授主持,由高校教师和有关专家介绍所在院校建设非遗学科平台的成果。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教授卢坤建介绍了该校非遗学院建设情况,探索新时代非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天津大学讲师张洁总结我国多年来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的成果,为加强非遗学科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借鉴。佛山大学教授谢中元回顾了佛山大学非遗平台的建设过程,并结合非遗系统性保护需求,对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为其他高校建设非遗学科平台提供参考。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基于多年非遗保护工作实践,介绍了广东省有关院校在非遗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寄望广东高校在非遗学科建设为非遗保护工作培养更专业、更多元的人才。(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文旅中国 创建时间:2024-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