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以茶敦亲、以茶睦邻、以茶结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俗、茶礼。“茶” 体现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传递着中国人“谦、和、礼、敬” 的价值观。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应四时之序,将节气与时令和我们的“茶生产”、“茶生活”、“茶文化” 紧密相连,体现出中国人顺应天时、敬畏自然、自省自律、推己及人的传统观念。让我们在节气里,识茶事、品茶香,探索先辈的智慧,知世界、和天下。
立冬 · 节气知多少
(公历)每年11月7日或8日,太阳直射到黄经225°为“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开始准备冬眠。
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shèn)。” 从此节气开始,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
迎冬:古时皇族宫廷仪式
《后汉书》中提到:“立冬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在立冬前三日,皇帝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当日,皇帝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迎冬大典结束后,天子会赏赐群臣冬衣,抚恤孤寡,安稳社稷。
补冬:冬季进补好时节
中医认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天是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时机。比如,立冬时节,在北方地区,人们常吃饺子;浙江地区的人们将立冬称为“养冬”,习惯吃鸡肉、鸭肉、猪蹄进补;苏州人常吃咸肉菜饭,专用苏州白米,霜打后的大青菜和咸肉烹饪而成;广东潮汕人在立冬日吃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做成的“香饭”,或者用白萝卜、小蒜、猪肉、米饭制成的“炣饭”。
立冬 · 茶俗
立冬时节,气温骤降,人们在添衣保暖的同时,可适量饮茶。在冬日,泡煮一杯茶性温和的红茶,具有温胃暖脾的功效。而且红茶经过发酵后,茶多酚减少90%以上,不会伤胃,比较适合冬天饮用。饮红茶时还可搭配黄芪、生姜丝、红糖、香橙、山楂、柠檬等。今天我们介绍祁门红茶,了解其制作流程和特点。
红茶制作技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2008年)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产自安徽省祁门县,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一般认为,其余两种是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其品质取决于手上功夫,因此祁红又被称为“祁门功夫”。
其制作流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包括筛分、切断、风选、拣剔、拼配、复火、匀堆等工序。
初制中的“萎凋”和精制中的“筛分”是制作祁红的关键工序。“萎凋”就是将鲜叶摊置晒簟上,晒至叶面呈暗绿色,叶边褐色,叶柄柔软但折之不断的状态时为适度,这样可以保证祁红干叶外形美观,茶香浓郁。“筛分”是把初制后的毛茶,经过毛筛、抖筛等环节,筛选出头茶,确保品质。
经过这些工序制成的祁门红茶,色泽乌润,条索紧细,芳馥持久。冲泡后,汤色红艳明亮,杯壁呈现一圈金黄色的光环带。除了冲泡外,在闲暇冬日,还可以用祁门红茶煮杯奶茶来喝,与直接勾兑的奶茶不同,口感更丝滑醇厚,满满一杯捧在手中,浑身都是暖融融的。
立冬 · “茶禅一味”
很多人认为“茶禅一味”说的是日本茶道,实际上,其源自我国悠长独特的茶文化。它的精髓体现在茶与禅的融合共通,重在追求清远、和平、宁静的境界。
“饭后三碗茶”和“吃茶去”这两句妙语,是僧人对茶的理解,对禅的追求,是“茶禅一味”的内在解语。而人们熟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径山茶宴是“茶禅一味”的具化表现。
(一)“饭后三碗茶”
《五灯会元》卷九中写道:“‘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
随着饮茶活动的丰富,饮茶在修身养性方面的功能逐渐被人们发现。唐宋时期的僧人常常饮茶,以茶养生,以茶供佛,以茶馈赠,以茶应酬文人,以茶招待施主。茶成为僧人寺庙生活中的一部分,对茶的理解逐渐上升对人生哲理,唐代诗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说“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三碗茶”便可以淡泊自然,自我开解。
其实,“三碗茶”不足以概括茶对僧人的重要性,饮茶已成为一种礼仪,形成了一种寺院制度。比如供奉佛祖的茶,称为“奠茶”;寺院中专设“茶堂”,以供僧人辩佛理,招待施主佛友;寺院会敲击“茶鼓”,按时召集僧众饮茶;还设置有“茶头”、“施茶僧”等职位,主要负责烧水煮茶、献茶待客。
(二)“吃茶去”
“和尚家风”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融为一体。“茶禅一味”这一禅林法语,将禅与茶的关系更进一步,品茶是参禅的前提,参禅是品茶的目的。而品茶与禅意的联系体现在“吃茶去”这一简单的妙语中。
“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从谂,因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在《五灯会元》卷四中有一段简单但值得思考的问答,“吃茶去”仿佛是人生中很多追问的解答。
一人新到赵州禅院,赵州从谂禅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吃茶去!”
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到。”师又曰:“ 吃茶去!”
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吃茶去!”
无论“曾到”还是“不曾到”,都要“吃茶去”,“吃茶去”到底是什么意思?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禅宗讲求自悟,“自悟”就是不凭借外力,全凭自身修行自省,忽地心花开放,便打通一方新天地。
而自悟的关键在于禅宗常讲的“平常心”,也是现在人们常宽慰自己和劝导他人时常说的“平常心”。什么是“平常心”?禅宗所说“平常心”的意思也很简单,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烦闷郁结,潜心参悟,获得超凡脱俗的心境。
在茶画中也表现寺院饮茶活动,比如:
宋 苏汉臣《罗汉图》绢本设色 25.6厘米X24.4厘米 日本私人藏(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
局部细节
◆ 在繁茂的松树下,高僧趺坐在禅椅上,其前方有两位侍者,一人执扇蹲在风炉前候汤,一人跨坐茶床上正在碾茶,展现了备茶的情景。
宋 刘松年《补衲图》轴 141.9X59.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
局部细节
◆ 在屏风后面,一人绑袖在茶臼里碾茶,另一人为奉茶做准备。桌案上放着几只黑釉茶盏、茶匙和茶具。再搭配前景中禅塌上的两位僧人,表现了僧侣的日常活动。
(三)“共语茶林意更幽”——径山茶宴
“登高喜雨坐僧楼,共语茶林意更幽。”明代王洪、王畿、王澍、王沂等,曾在径山松源楼赏山景,品幽茗,意畅心清,写下联句。此诗是径山茶宴的生动写照。
径山茶宴是浙江杭州径山寺的一种大堂茶会,以茶参禅问道是其核心与目的。2011年,民俗(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径山寺(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
提到“径山茶宴”就要说到径山寺。径山寺的历史可追溯至唐贞观年间,据传,当时的法钦禅师游历至径山,见此处风景秀丽,古树参天,流水潺潺,便在此建立寺庙,法钦被唐太宗尊其为“国一禅师”。
为潜心礼佛,法钦特在寺院旁种植茶树,逐渐形成茶林。径山寺香火日渐旺盛,僧侣上千,以山明、水秀、茶佳闻名,享有“三千楼阁五岩峰”之称。从宋代起,径山寺就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
到了宋代,茶宴融入了僧堂生活和禅院清规,逐渐形成了从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到谢茶退汤,共十余道严格规范的仪式规程,体现出禅院清规和儒家礼仪的完美融合。后其形式和精神流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之源。
茶与禅的融合缘起于我国佛教的茶事活动,体现了僧人以茶悟道、用以修身养性的目的。“茶禅一味”表现出禅意生活化、艺术化、具象化的一面,注入佛教文化精髓的茶文化也向更精进的层面发展,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 部分文字整理自宋英杰著:《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周丽霞编著:《岁时文化》、王玲著:《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叶博物馆主编:《中国茶事大典》、中国茶叶博物馆编:《茶香非遗(2023茶日历)》、余悦:《禅悦之风——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辩》、冯天春:《禅茶一味:一场禅与茶的遇见》、“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部分图片来自:“祁门文旅”微信公众号、“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微信公众号、摄图网。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