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现场,中国代表上台领取证书。(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5日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
大屏幕播放“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宣传视频。(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
大屏幕播放“羌年”宣传视频。(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
大屏幕播放“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宣传视频。(摄影: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自2009年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上述3个遗产项目保护成效显著,存续力持续提升。“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通过成立合作社和企业,带动当地黎族群众特别是妇女就业增收;“羌年”在羌族传统文化保护、带动当地文化生态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文化和自然生态协同保护的良好态势。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机制框架下首次正式实施转名录程序。上述遗产项目成功转入代表作名录,既体现了中国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优秀实践和成果,也为各国开展非遗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12月5日,在巴拉圭亚松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中国截至目前,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44个项目中,有39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听他们怎么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从急需保护到转入代表作名录,意味着我们在传统技艺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传承人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曾经几近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已经能够自然地传续和发展。这种转变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可参考的经验。对作为地域文化鲜明象征、展现传统文化特性、蕴藏着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文化遗产,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和保护。现在的各个层级的文化遗产名录每年都在更新,保护制度和相关的条例也在不断完善,社会整体的保护环境已经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也越来越好。保护的核心是传承,技艺有人传承和使用就能不断层,在这种口传心授的传习中,传统工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就有了后继人,这样才能够活跃在现代生活之中。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创新,带有时代和历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现代的科学技术、人文环境、生活需求相适应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才能适合现代社会的审美和精神需求,才能更好地回归生活。
潘鲁生认为,对于相关技艺的传承人来说,非遗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有助于进一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发展环境;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传承人的文化使命感和自觉意识。(来源:光明网,记者:靳铃涵,内容摘选自《潘鲁生:由急需保护到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经验一一中国三个项目由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启示》)
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成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又一个‘中国方案’。”他建议,海南要积极做好这项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后半篇文章”,让黎锦走出“岛门”“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来源:海南日报,记者:吴卓、刘晓惠,内容摘选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登人类非遗殿堂》)
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祥林:羌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羌族文化现状来看,2008年申报‘羌年’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羌年是尔玛人最大的本民族节日,其作为民俗类项目在文化上具有综合性质,大致涵盖着羌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羌年作为羌族人独有的节日,对于凝聚族群、修复被伤害的心灵,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转名录成功,羌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依旧不能停止。这是一个需要得到长时间关注和支持的问题。未来羌年保护关键应该在民间,在民众怎么过年。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所长向葵:从2009年羌年被列入名录至今,羌族文化在全社会帮助下得到了良好保护。首先是我国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为羌年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从文化空间、活动实践、传承、传播、研究、振兴等方面作出了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传统的羌寨村落与祭祀活动场所得到了全面修复,羌年传习所为传承人开展培训活动提供了场所。在学术研究方面,高校与研究院所科研人员的参与,为羌年的保护提供了可行的建议。“非遗+旅游”的推广,不仅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更吸引了外出打工的羌族青年返乡建设,参与羌年实践的人数得以增加。(来源: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内容摘选自《羌年缘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保护传承工作仍不能停》)
项目介绍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遗产项目是海南省黎族妇女利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等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艺。在认识和利用植物纤维、染料的长期实践中,黎族妇女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由纺、染、织、绣四类技艺构成的完整体系。以此制成的纺织品,如贯首衣、被单、筒裙、头巾、花帽、壁挂等,统称为“黎锦”。(来源:央视新闻)
羌年
2009年,“羌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年是羌族一年一度的传统新年,羌语中意为“吉祥欢乐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相关活动通常持续三至五天。在此期间,羌族民众举寨团聚、祭天祭祖、祈福驱秽、庆祝丰收。
该遗产项目是集民间信俗、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实践,也是承载着羌族民众社会实践、生活经验、传统知识和伦理规范的文化空间。羌族民众通过参与节庆活动表达对日月山川和自然万物的尊重,维系着自身与祖先和乡土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归属。(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遗产项目是以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木”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这一技艺体系的实践活动在“主墨木匠”的主持下,由众多工匠密切配合完成。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福建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南部。
木拱桥既有交通设施的基本功能,也具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是凝聚社区民众情感、维系地方文化认同的重要文化象征和纽带。木拱桥上的廊屋既是社区民众饮茶纳凉、聚会交流的地方,也是举行年节祭祀与祈福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场所,如每年端午、七夕等节日在木拱桥上举行祭祀祈福的“走桥”“祭桥”习俗。(来源:央视新闻)
44项!全名单
图片来源:新华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光明网、央视新闻、新华网、海南日报、封面新闻
(来源:“中国手艺网”微信公众号 创建时间: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