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院首页  本站首页  部门概况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非遗知识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非遗知识>>正文
 
两会钱币:我们都应该关心的热点话题
2021-03-11 09:49  

 

引:2021年全国两会,3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在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钱币提案的相关座谈建议中,今年两会的提案稿,将重点突出钱币对文化自信的树立,以及钱币对文化认同的培养。  

钱币出圈,全民收藏的大环境下,钱币知识的普及,钱币文化的传承,迫在眉睫。  

古老的中国钱币,它不仅是收藏中一个丰富的门类,投资中一个可观的选择,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历史的沧桑见证。  

由此得到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的关注,始有“钱币提案”的发声。

 

南明·兴朝通宝

 

 

第一次钱币提案的内容和落实。  

早在2019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张建国委员便有了第一次“钱币提案”。  

提案内容包括:  

1. 钱币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2. 钱币文化在现有历史教材中过于简单且不准确  

3. 钱币文化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具体意见包括“对现有中学教材中有关钱币论述进行修正和补充”“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有关钱币内容的系列课外读物”“为中学生设计、制作有关钱币发展演变的实物教学样本”等等。  

该提案被大会秘书处提案组转为《意见和建议》送教育部,并就落实工作进行了调研座谈。  

在去年底中国钱币博物馆王永生老师的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钱币提案”的落实情况。(公众号“永生说钱”)  

通过张建国委员、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教委教材研究中心、北京市钱币协会等多方近两年的努力,“钱币提案”取得了重大进展:  

1. 有关钱币部分提出修订和补充意见,已报教育部教材局,供修订教材时参考。  

2. 在中小学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钱币内容补充进去。  

3. 中山大学历史系给研究生开设了《钱币文化与货币史》课程,聘请中国钱币博物馆王永生进行讲授。  

由此可见,2019年的“钱币提案”,在加强钱币文化在中学及高等院校中的规范性和科普性方面,有了具体且可观的进展。

北朝
 

今年“钱币提案”的方向和畅想?

同样在王永生老师的这篇文章中,也透露出了今年两会“钱币提案”的重点方向,“文化自信方面”“文化认同方面”。  

这比之前提案中仅在学生中普及,有了质的飞跃。  

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中国钱币,是因为我国的钱币贯穿历史的各个节点,其发展变化反映了经济的时代特征,它所代表的的东方钱币文化,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还因为中国历代发行的货币,代表着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的法统性,主权性,其文字的多样化,代表着历代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同声共气。  

更何况在钱币出圈,全民收藏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接触钱币,收藏钱币,面对这最直观的文化留存,收藏者理应深入的了解掌握,做这钱币文化的传播者,传承人。  

所以普及钱币文化,不仅仅是在课本,不仅仅是对学生,而是应该社会性的推广,全民性的宣讲,让人人了解钱币,都能通过钱币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今年提案的畅想,我想应该是全媒体的钱币科普(如钱币节目,钱币纪录片),实物化的钱币展示(如钱币博物馆带头的钱币巡展,钱币专家领衔的钱币讲座)等等。

·

 

钱币未来的发展和希望。  

钱币文化本身就是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因为相比于其他文化代表,钱币作为历代铸行和流通的货币,很多百姓从小就有接触,儿时便有记忆。(毕竟最后的方孔钱,离我们也不过百年)只需正确的引导(如教科书的规范),规范的展示(如博物馆展览),政策的推动(如鼓励民间收藏),便很容易开展。  

如今两会的召开,新的“钱币提案”的出现,如果它是社会性的,全民性的,无疑将会带动新的“钱币热”。  

表现在认知领域,届时将会有更多的人了解钱币的历史,钱币的铸行,钱币的意义。  

表现在收藏领域,届时更多的人愿意收藏钱币,投资钱币,乃至带来新的有力行情。  

在我们传统收藏者的眼里,钱币是封闭的、自私的泉识和收藏品。但如果钱币可以科学规范的推广,它不仅惠及我们这一代人更会对我们下一代,下下代的钱币学习,钱币收藏,钱币传承大有裨益。  

而事实上,钱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注定了,它是全民族的宝贵财富,甚至是全世界的中华文明。

 

·钱背
 

 

 

两会“钱币提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热点话题,因为它不仅关乎我们的收藏,还关乎着整个钱币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品一藏泉,2021年3月5日)       

 

关闭窗口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