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院首页  本站首页  部门概况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非遗知识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非遗知识>>正文
 
节庆丨二月二抬头见“龙” 一起来看非遗里的中国龙~
2024-03-14 11:28  


自古以来,“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被称作“龙的故乡”,我们也自称为“龙的传人”。龙作为代表性文化元素广泛出现在建筑装饰、年画、剪纸、服饰等多种艺术类型中,早已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几乎每一个节日都会出现龙的身影,人们通过龙舞、龙灯、赛龙舟,表达对未来生活风调雨顺、喜乐幸福的期盼。

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据不完全统计,与“龙”密切相关的项目有81项,涉及传统舞蹈,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曲艺共6个门类。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我们来了解龙舞、龙灯与龙舟,共同来欣赏非遗里的中国龙,感受丰富多彩的龙文化。

与“龙”密切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龙”是人们集体创造的“神”,人们将“人”与“龙”紧密相连,把“人”的情感赋予“龙”,希望能够通过“龙”实现“人”心中所愿,龙成为了主司雨水的神,人们每遇大旱或丰收时节,会用祭祀仪式向“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春秋繁露·求雨》中记载汉代在进行祈雨仪式时将龙扎制成青、赤、黄、白、黑五色,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顺序依次舞动。

后来这种祭祀时的舞蹈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龙舞。现在的龙舞,集合了中华传统武术、曲艺和舞蹈要素,既是一项在喜庆节令场合出现的传统舞蹈,也是一项能够锻炼体魄的体育运动。在春节、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人们都通过龙舞庆祝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河南火龙舞】在河南孟州龙台村,为迎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人们会制作红、蓝、绿、黄、白五色喷火龙,每条火龙内置油沽肚灯,龙尾系五个铃铛,有拜龙王、摆火阵、跳龙门等表演形式。(图片来源:“孟州文旅”微信公众号)

【长兴百叶龙】 在浙江长兴县,“百叶龙”的龙身由荷花花瓣组成,花瓣组成一朵朵荷花,最后串成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图片来源:“文旅湖州”微信公众号)

龙舞风格多样、材质不同、颜色各异,以千姿百态的造型组成了龙舞的大家庭:双龙戏珠(三人合舞)、香火龙、百叶龙、板凳龙、断头龙、人龙、凤凰龙、虾公龙、鱼化龙、滚地龙、游龙、拼字龙、打花龙、白龙象灯、水龙、小金龙……体现着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地理区域特点和审美意趣,以力量美、造型美、动律美给人们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和视觉享受。

【板凳龙】板凳龙是用一条条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俗称“长灯”。在板凳上放置方灯、酒坛灯、字灯,是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扎制编糊技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表现形式。(图片来源:“浦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断头龙】正月期间,在浙江兰溪水亭畲族乡,有一条头身分离的断头龙,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及七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珠可单独表演。(图片来源:“兰溪文旅”视频号)

龙舞为什么好看?龙舞中使用的龙,一般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每个部分用竹篾扎成,一节一节用绸子连接起来,再用颜料画出龙的鳞片,龙头和龙身都有木把,人们握着木把就可以让龙腾飞起来。舞龙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技巧,如果要想把龙舞得盘旋起伏,刚柔兼蓄,富有节奏感,就需要所有舞者的默契配合才能实现,“圆、曲”是龙舞形式美的核心。龙舞的表演通过腾、穿、跳、跃等技巧动作,用圆场步、小跑步呈现出弧线、圆线和S线,还需要所有舞者默契配合,展现“圆、曲”的特点。在舞龙人统一的节奏、动作、力度的完美配合下,使原本静态无生命的长龙舞出了行云流水,表现出龙的不同态势、气势和力量。

【人龙舞】在表演时,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穿着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通过托人上肩等动作和多变的队形,表现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图片来源:“湛江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人们渴望龙为之降雨祈福,龙舞在仪礼中都有神性化的讲究。譬如,龙衣的节数需单数,不是双数;龙舞所跑的场图有阴阳八卦的指向性;在表演前,有庄严隆重的焚香顶礼“请龙”之仪;龙舞完毕,龙道具不可轻易丢弃;布龙要慎重“上架”收藏,纸龙、草龙、香火龙之类要焚烧“送龙归天”的意味,人们还会将焚化后的香火龙龙灰倒进河中,称为“送龙归海”,整个仪式流程尽显对其的敬重。


在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在各地常见有各式各样的灯会。今年正是甲辰龙年,各地灯会上千姿百态的龙灯让人眼花缭乱。以浙江和河南地区为例,欣赏绚丽多彩的灯彩世界。

浙江温州乐清首饰龙常作为元宵灯会上的“领头龙”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首饰龙一般长5米,高3米,宽2米,仿照渔船结构,前龙头后龙尾,中间龙身,龙身上有80多个亭台楼阁,绸塑人物约300个,通身流光溢彩、华美非常。拨动首饰龙上的手柄,300多个形态各异的古今人物瞬间活动起来,飞天、杀敌、磨豆腐、纺纱……各种场景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在浙江杭州萧山河上一带,从正月初五到初十七,人们会举行龙灯会——河上龙灯盛会。整个龙灯会包括(农历)初五开光出灯、十五闹元宵、十七化灯等流程,是当地及其辐射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队”,场面气势恢宏,灯彩精美绝伦。河上龙灯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板龙灯,这种龙灯是“端坐”在板凳上的,龙头缀满五颜六色的亮片,整个龙灯由一截截龙段连接而成,龙段最长可达120段,需数百人共同参与。

在浙江湖州安吉梅溪镇上舍村,保留有民间闹春灯舞“化龙灯”,保持着“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的传统,挨家挨户向村民贺春祈福。表演时由两人执头牌灯领路,聚宝盆、寿桃、蝙蝠、九盏花灯由男性表演,十二个女性拿花瓶灯。在锣鼓声伴奏下,在正堂绕廊柱走四角阵、剪刀阵等阵型,最后到“退堂”时,在花瓶灯的遮挡下,聚宝盆变龙头、寿桃灯变龙珠、蝙蝠灯变龙尾、九盏花灯变龙身,有“福禄和合,益寿延年”的寓意。

元宵佳节,河南焦作市的人们会欣赏苏家作龙凤灯舞表演。夜幕降临,人们举着龙灯、凤灯、太阳灯、荷花灯、百鸟灯等各色灯彩,配合着打击乐,龙灯与凤灯表现叨啄拱舔、亲昵逗乐、翻扑跳跃等场景,热闹非凡。

【苏家作龙凤灯舞】(图片来源:“河南非遗”微信公众号)


一说到龙舟,脑海中不禁浮现一个场景:数十名队员统一着装,在锣鼓喧天中,双手拿桨,奋力向前……除了龙舟竞渡,龙舟还可以是载灵之舟和表演之舟,有着多样的功能和寓意。

01

竞渡之舟

龙舟有独木舟和龙船两种,舟的形制与龙纹彩绘合为一体,各种龙舟的构造大致相同,船体(包括桨梢或橹)、龙头、龙尾、各种装饰物和锣鼓。龙头多用整块木头雕成,染色后,在竞渡前装在船首。按划船人数,可分为3人、5人、10人的小龙舟,20人至50人的中龙舟、60人至100人的大龙舟,还有200多人的特大龙舟。

用于竞渡的龙舟一般是大头龙舟,船身狭长,两头翘起,线条流畅,高高翘起的龙头,显威武雄壮之姿,有赛龙夺锦之势。在“中国龙舟之乡”的广州东莞市中堂镇,让我们来看一艘威风凛凛的中堂龙船从木料选择到刷油下水,在一锯一凿一刨中是如何“炼”成的——

一是“龙骨直”,搭建龙骨时的木料要直,二是“蝴蝶底”,在龙脚和龙骨接驳好后,就要开始做蝴蝶底,三是“做静水”,四是“打封皮”,对船体进行整体刷油。这样制成的龙舟才能符合竞渡的强度和要求。

02

载灵之舟

载灵之舟是专为仪式所用,人们通过扎制纸船的形式以祭亡者之灵、至亲之魂,希望故去的亲友能在彼岸世界获得安宁,早渡轮回。或是通过焚烧纸船以送别一些主管不太好的事务的神灵,比如穷鬼、瘟神等,有送走不祥不吉,祈昐日子和美、生活顺利的寓意。“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筑照天烧。”说的就是人们通过烧纸船以送瘟神,祈求身体无虞,平安健康。

比如端午节期间,湖北黄石的“西塞神舟会”,“神舟”指的是载着瘟神以及一干神灵的龙舟,这种龙舟不是竞渡时所用的狭长外形,而是船体宽敞的龙船。人们通过制作龙船、送龙船仪式、焚烧龙船等环节,达到送瘟祈福的愿望。

从四月初八,人们开始为扎制“神舟”做准备,完成“神舟”上需要的各路神仙像、花灯、庙宇等……然后进行开光仪式,由道士主持,为龙舟点睛开光,此时的龙舟已不仅是普通的龙形船,而是“神舟”。从五月初五到五月十八,当地会日夜唱大戏,进行祝神仪式,到了五月十六早上“神舟”出会巡游。在五月十七的晚上,人们会为“神舟”点燃48盏长明灯,通宵打醮守夜。

【西塞神舟会】“神舟”完工(来源:“黄石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

在五月十八日上午,在所有参会民众的簇拥和注视下“神舟”出宫,举行登江仪式。仪式完成后,由16名青壮年抬着“神舟”奔向江边,把船的底部固定好推向深水区,再把牵引的缆绳与“神舟”连接,江上的渔船会在船头摆设香案,在鞭炮声中,渔船绕“神舟”三圈,以示送行。

03

表演之舟

还有的龙舟以表演性质为主。比如端午节期间,上海罗店的龙舟,“轻竞渡、重观赏”,融合了祭祀祈福及一系列“打招”、“台角”等水上表演,起到敬神娱人的作用。

【罗店龙舟-“真武阁”模型】(图片来源:“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罗店龙舟造型精美,龙头用整段香樟雕刻,形成“鳄嘴、虾眼、麒麟角、口含明珠,颚下长须飘拂,遍体鳞甲叠彩”的形象。在船体上围绕着中央的大帅旗,插有薄刀旗、蜈蚣旗和三角旗等旗仗,旗仗上绣各种图案,花团锦簇,绚丽夺目。在龙舟上放置有当地标志性传统建筑“真武阁”缩影,表现对当地民众对真武大帝信俗的流行与崇敬。

表演时,数条彩船并发,前后追逐、左右穿梭、交叉迂回,变换出千姿百态。“打招”是当地龙舟表演时的专业用语,打招极为考验桨手的力量和配合,他们统一听从舵手脚踏甲板的指令,头桨手和二桨手仰身下探,背部浸入水面,操控龙船走向。向左转是“打左招”,向右转是“打右招”,连续转叫“打连环招”,从而变换出“链条串”“荷花箍”“交叉环”等队形。“台角”是表演者站在船首演绎传统剧目,给观者带来独特的艺术欣赏和视觉体验。

正月正,舞龙灯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三,祭龙王

五月五,赛龙舟

六月六,晒龙袍

七八月,舞草龙

“龙”有吉祥、好运的寓意,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时间中。人们通过龙舞、龙灯、龙舟表达了对未来生活圆满美好的期盼。龙舞、龙灯、龙舟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谐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龙”文化的连续性和蓬勃的生命力。 (声明:本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策划的系列专题内容,部分图文内容来自网络,经编者整理,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刘爽  创建时间:2024-03-11 )



关闭窗口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龙子湖北路22号     邮编:450046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版权所有)